日期: 2018年04月27日
导读:4月中国学者参与的多项研究在Nature杂志及其重要子刊上发表,其中包括神经肽Y受体Y1R分别与两种抑制剂结合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脊椎动物RNA病毒的进化历史,以及一种蝙蝠来源的新型冠状病毒。赛业小编为您推荐“中国学者4月份参与发表Nature多篇文章”,详情如下
4月中国学者参与的多项研究在Nature杂志及其重要子刊上发表,其中包括神经肽Y受体Y1R分别与两种抑制剂结合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脊椎动物RNA病毒的进化历史,以及一种蝙蝠来源的新型冠状病毒。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是人体内最大的膜受体蛋白家族,参与调控人体内几乎所有生理活动,目前上市药物中有超过40%以GPCR为作用靶点。肥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全球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死于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神经肽Y是最重要的神经肽类物质之一,在细胞内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调节食物摄取、能量平衡和血管收缩等重要生理功能。神经肽Y受体属于GPCR的视紫红质家族,在人体内包括Y1R、Y2R、Y4R和Y5R等四种亚型。神经肽Y是人体内最有效的刺激食欲的物质,主要通过激活Y1R行使这一功能,因此Y1R是研发抵抗肥胖和糖尿病药物的重要靶点。目前,由于Y1R的配体存在选择性差、脑屏障穿透能力差和口服生物利用率低等问题,至今尚无靶向Y1R的药物成功上市。
在测定Y1R三维结构的基础上,中科院研究团队综合运用氨基酸互补突变、细胞信号转导、核磁共振、计算机分子对接模拟、光交联和质谱等多种技术手段研究Y1R与其天然配体神经肽Y的相互作用模式,并探索神经肽Y与Y1R结合时的结构变化。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搭建了Y1R与神经肽Y结合的复合物模型,阐明了Y1R与其天然配体的结合模式,特别是首次发现了与受体选择性密切相关的神经肽Y的N端区域在Y1R受体中的结合位点,极大促进了对于神经肽Y受体细胞信号识别机制的深入理解,对于设计高特异性的新型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来自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所研究员张永振团队发表了题为“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vertebrate RNA viruses”的文章,通过使用大规模的元转录组学方法,发现爬行动物、两栖动物、肺鱼、鳍条鱼、软骨鱼和无颚鱼中的214种脊椎动物相关病毒。
张永振团队在几十年的病毒研究中,一直致力于解析新发现病毒与已知病原体间的关系,发现其传播规律及其对人的致病性。这有助于在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中提高对未知病毒的检测与筛查,也有助于提高我国由不明原因引起的传染病临床诊断能力,及早确认病原体,从而做到针对性治疗。
2016年,其研究组发表论文,发现了1445种新的RNA病毒,极大丰富了RNA病毒多样性,并从遗传进化的角度揭示了RNA病毒发生和进化上的基本规律。其中一些病毒与现有已知病毒的差异性之大,以至于需要重新被定义为新的病毒科。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利用宏转录组学技术建立了能筛查各类病毒的病原体筛查体系,该筛查体系的建立为探索病毒圈这个神秘“黑洞”打造了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帮助他们寻找已知与未知的病毒。
在新发现的214种全新RNA病毒中,部分新发现的病毒与已知RNA病毒差异很大,按照当前世界病毒分类委员会所制定的分类标准,可以定义为新的病毒科。新病毒的发现揭示了更加广泛的病毒遗传多样性,使原来认为孤立存在的病毒类群建立起与其他病毒的进化关系,形成了更为完整和统一的RNA病毒分类系统框架,改变了我们之前对病毒的理解与定义。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新加坡DUKE-NUS新发传染病研究所和美国生态联盟(Ecoheath Alliance),确定了2016-2017年造成广东仔猪场发生仔猪急性致死性腹泻的病原为一种蝙蝠来源的新型冠状病毒。
2016年10月底,广东清远一种猪场暴发仔猪致死性疾病,发病仔猪表现为严重急性腹泻、呕吐、体重迅速下降,5日龄以下的仔猪死亡率高达90%。其他三个猪场随后也出现了疫情。截至2017年5月,共造成24693头仔猪死亡。根据临床症状,研究人员对病猪样本进行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等已知猪腹泻相关病毒的检测。然而在疾病暴发高峰期,所有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该疾病是一种新发疾病。随后,对肠道样本的高通量测序结果、病毒分离和感染实验证实,该疾病的病原是一种冠状病毒,将其命名为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简称SADS冠状病毒(swine acute diarrhea syndrome coronavirus, SADS-CoV)。
本文来自生物通,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见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分子生物学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