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5年10月21日
日本RIKEN脑科学研究所的研究者发现,由于突变而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的小鼠可自发出现周期性的、类似于人类患者的抑郁样发作。该研究于10月20日在线发表于《分子精神病学》(IF 14.496)。
借助这一小鼠模型,研究者同时发现,抑郁与下丘脑室旁核之间存在相关性,而此前人们并未将该脑区与抑郁联系在一起。
该研究第一作者Tadafumi Kato等指出,目前研究者尚缺乏准确复制抑郁发作的动物模型,这也促使他们开展了本项研究。先前的证据显示,线粒体疾病与抑郁相关,并且抑郁患者也存在 线粒体DNA方面的问题。研究者决定针对这一状况展开探讨,并将目标锁定于存在Polg1突变的小鼠身上,该基因与线粒体DNA复制相关。
检视这些突变小鼠的行为时,研究者发现,这些小鼠的表现与人类线粒体疾病患者的表现相似,出现自发的抑郁发作。“很多雌性突变小鼠显示出类似于人类抑郁患者的症状: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在滚轮上的活动强度显著下降,提示寻求快乐行为的缺乏,这是抑郁的一个核心特征;这些小鼠的‘抑郁’大约每6个月发作一次, 在年龄30周时开始,持续2~3周。给予这些小鼠SSRI时,发作强度减轻,而停用锂盐则可能诱导发作。另外,突变小鼠体内皮质酮水平同样更高,相当于人类的皮质醇,而抑郁症患者的皮质醇水平也常常升高。”
此外,小鼠还出现了体重改变、奔跑速度减慢及疲劳感增加,这些都是人类抑郁的症状。
研究者随即探讨了哪些脑区正在受到线粒体异常的影响。他们发现,下丘脑室旁核异常线粒体DNA的比例尤其高,而该脑区此前从未与抑郁挂上联系。当研究者检查两名线粒体疾病共病心境症状的患者的大脑标本时,他们也发现了类似的异常。为了测试这一相关性,研究者阻断了小鼠室旁核向其他脑区的信号传导,发现这些小鼠也出现了如前所述的抑郁发作。
研究者认为,上述结果有望通向新的抗抑郁治疗手段,同时也可能揭示了抑郁发作的新机制。另外,若研究得以显示线粒体疾病相关的脑区病变可能导致抑郁,那么人们可能会将这一临床状况重新分类为存在器质性病因的脑部疾病,而非精神科疾病。
文献索引:T Kasahara et al. Depression-like episodes in mice harboring mtDNA deletions in paraventricular thalamus.
Molecular Psychiatr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20 October 2015;
doi: 10.1038/mp.2015.156
本文由医脉通编译,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