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细胞产品及试剂相关内容,请点击这里进入OriCell网站
  • 模式动物新老客户专属,订购KO细胞株立减8,000元
  • 现货KO细胞周周秒:仅需3980元,快至48小时,同基因敲除「细胞+小鼠」模型现货搭配

视网膜母细胞瘤(RB)——黑夜里的“猫眼”【罕见病并不罕见】

疾病概述

当你发现你的宝宝瞳孔区出现黄光反射,酷似猫眼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了!快带着你的宝宝去医院检查,他极有可能患上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早期症状图片

图1 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照片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性质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发生于婴幼儿眼内的一种原发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易发生全身转移。RB以其特有的遗传规律、多方向分化潜力和较高的退变率,受到医学界广泛关注。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快速发展的癌症,也可遗传,起源于视网膜未成熟的视网膜神经细胞。涉及“13号染色体上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1(Rb1)影响”的基因突变在其病因学[1]中起着重要作用。RB作为常染色体显性性状遗传,全球40%的病例由该基因突变造成,并且需要两个等位基因的突变才能发生[2]

 

世卫组织统计表明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病率较低,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多发生于5岁以下,大约每2万例新生儿中发生1例,我国每年新增RB病例约占全球新增病例的20%。该病可单眼、双眼先后或同时罹患,而且易发生颅内及远处转移,常危及患儿生命,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目前发达国家RB患儿的5年生存率已达90%以上,但在我国RB患儿的病死率仍很高但我国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的5年生存率仅为63%,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我国对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研究和干预亟待加强,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成为我国RB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3-5]

 

疾病的分类

视网膜母细胞肿瘤可分遗传型和非遗传型两类。遗传型为双侧发病,占全部病例的20%~25%,多在1岁半以前发病,有家族史。如双亲正常,则双亲之一可能(10%)为携带者。因此,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非遗传型多为单侧发病,且在2岁以后才发病,占全部病例的75%~80%。10%的单侧发病病例为遗传型的,其双亲之一可能为携带者或患者,为新生的基因突变所致[6-8]

 

发生机制

视网膜母细胞瘤由RB1基因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所致。遗传型RB的RB1基因首次突变发生于生殖细胞,所有体细胞均携带突变。RB1基因第二次突变发生于视网膜细胞并导致肿瘤的发生。非遗传型RB的RB1基因两次突变均发生于视网膜细胞。RB1基因定位于13q14,全长180kb,含27个外显子,其编码的RB蛋白参与细胞周期调控,抑制细胞异常增殖。如果在胚胎期RB1突变导致视网膜细胞缺少RB蛋白,便会出现细胞增生而最终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

 

临床表现

根据肿瘤的表现和发展过程一般可分四期

 

1. 眼内生长期

开始在眼内生长时外眼正常,因患儿年龄小,不能自述有无视力障碍,因此本病早期一般不易被家长发现。当肿瘤增殖突入到玻璃体或接近晶体时,瞳孔区将出现黄光反射,故称黑蒙性猫眼,此时常因视力障碍而瞳孔散大、白瞳症或斜视而家长发现。

 

眼底改变: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单发或多发,白色或黄色结节状隆起,表面不平,大小不一,有新生血管或出血点。肿瘤如果起源于内核层,并出现玻璃体内生现象称为内生型,此时玻璃体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白色团块状混浊;如果起源于外核层,且易向脉络膜生长则被称作外生型,极易造成视网膜发生无裂孔性实性扁平脱离。裂隙灯检查,前房内可能有瘤细胞集落,形成假性前房积脓、角膜后沉着物,虹膜表面形成灰白色肿瘤结节,上述症状可为早期诊断提供一些临床依据。

 

2. 青光眼期

由于肿瘤逐渐生长体积增大,眼内容物增加,使眼压升高,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出现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眼红等症状。儿童眼球壁弹性较大,长期的高眼压可使球壁扩张,眼球膨大,形成特殊的所谓"牛眼"外观,大角膜,角巩膜葡萄肿等,所以应与先天性青光眼等鉴别。

 

视网膜母细胞瘤早期症状图片

图2 临床症状

 

3. 眼外期

(1)最早发生的是瘤细胞沿视神经向颅内蔓延,由于瘤组织的侵蚀使视神经变粗,如破坏了视神经孔骨质则视神经孔扩大,但在X线片上即使视神经孔大小正常,也不能排除外球后及颅内转移的可能性。

(2)肿瘤穿破巩膜进入眶内,导致眼球突出;也可向前引起角膜葡萄肿或穿破角膜在球外生长,甚至可突出于睑裂之外,生长成巨大肿瘤。

 

4. 全身转移期

转移可发生于任何一期,例如发生于视神经乳头附近之肿瘤,即使很小,在青光眼期之前就可能有视神经转移,但一般讲其转移以本期为最明显。转移途径:

(1)多数经视神经或眶裂进入颅内。

(2)经血行转移至骨及肝脏或全身其他器官。

(3)部分是经淋巴管转移到附近之淋巴结。

 

RDDC助力RB等罕见病研究

 

视网膜母细胞瘤早期症状图片

 

作为广州罕见病基因治疗联盟的成员之一,赛业生物启动了“罕见病基因解码计划”,积极响应AI赋能罕见病诊疗号召,助力RDDC搭建,致力于完善罕见病致病基因数据。

 

用户登录RDDC后,不仅可以全面了解相应罕见病的信息,而且可以利用各项AI工具进行致病性预测、剪切位点改变预测等,助力加快罕见病诊疗研究及治疗方案的开发,欢迎登录官网(rddc.tsinghua-gd.org)查看使用!

 

*声明:RDDC数据和工具仅为科研使用,仅供参考,不可作为医学诊断和评判的最终定论。

 

赛业生物眼科基因治疗解决方案

 

赛业生物为解决眼科基因治疗长期面临的多方面困境,积极布局眼科基因治疗平台,配套高端精细化小动物眼科仪器设备和资深的专业人才,可提供包括动物眼科基因编辑模型、眼部注射给药、取材、检测分析等一系列临床前标准化的研究服务,为您解决眼科基因治疗研究过程中的多项痛点

 

衷心希望在各方努力下,更多基因治疗方法进入临床试验,帮助先天失明者早日重见曙光。欢迎拨打400-680-8038或邮件至info@cyagen.com留言在线咨询联系我们~

视网膜母细胞瘤早期症状图片

可详细了解赛业生物详细眼科基因治疗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及引用图片来源:

[1] Zhang Q,Cheng Y,Huang L. Inhibitory effect of carboplatin in combination with bevacizumab on human retinoblastoma in an in vitro and in vivo model[J]. Oncol Lett,2017,14(5):5326-5332.

[2] 邹宏密,周希瑗. 视网膜母细胞瘤疾病模型研究综述[J]. 科学咨询( 科技· 管理),2018(5):48-50.

[3] Leal-Leal  C,Flores-Rojo  M,Medina-Sanson  A,et  al.A multicentre report from the Mexican Retinoblastoma Group[J].  Br  J  Ophthalmol,2004,88(8) : 1074-1077.

[4] Broaddus E,Topham A,Singh A D.  Incidence of reti- noblastoma in the USA: 1975-2004 [j]. Br  J  Ophthal- mol,2009,93( 1) :  21-23.

[5] Shields C L,Shields J A.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retinoblastoma [j]. Cancer  control,2004,15 ( 11 ) : 317-327.

[6] Soliman SE,Racher H,Zhang C,et al. Genetics and molecular diagnostics in retinoblastoma--an update[J]. Asia Pac J Ophthalmol,2017,6(2):197-207.

[7] Bai S,Ren R,Li B,et al. Delay in the diagnosis of retinoblastoma in China[J]. Acta Ophthalmol,2011,89(1):e72-e74.

[8] Corson TW,Samuels BC,Wenzel AA,et al. Multimodality imaging methods for assessing retinoblastoma orthotopic xenograft growth and development[J]. Plos One,2014,9(6):e99036.

如果您对产品或服务有兴趣,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在下方表单
填写需求描述给我们
点击页面右侧“在线咨询”
工具快速咨询
拨打免费电话:
400-680-8038
发送邮件至邮箱:
info@cyagen.com
click to refresh
交流社区
神经
扫码加入
神经领域交流群
需备注来意,审核后进入
基因
扫码加入
基因领域交流群
需备注来意,审核后进入
细胞
扫码加入
细胞领域交流群
需备注来意,审核后进入
云课堂
扫码加入
云课堂交流群
需备注来意,审核后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