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编号:C001419
品系背景:C57BL/6J
传代建议:纯合与纯合互配
品系描述
CD47(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7)也被称为整合素相关蛋白(IAP),是一种由CD47基因编码的跨膜蛋白。它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在几乎所有正常细胞表面广泛表达,并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目前已知的CD47的天然配体有三种:整合素(Integrin)、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 TSP-1)和信号调节蛋白α(Signal-regulatory protein α, SIRPα)[1]。
SIRPα是一种信号调节蛋白,主要表达在巨噬细胞表面。它与其他细胞上的CD47结合后,可向巨噬细胞传递抑制性信号,抑制巨噬细胞对靶细胞的吞噬作用。但某些肿瘤细胞可以通过高表达CD47与巨噬细胞表面的SIRPα结合,发出“别吃我”信号,从而使肿瘤细胞免于被巨噬细胞吞噬,发生肿瘤免疫逃逸。靶向CD47抗体介导的巨噬细胞对肿瘤的吞噬可以启动抗肿瘤T细胞免疫反应并促进癌症特异性淋巴细胞的激活,因此,CD47-SIRPα信号通路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在肿瘤免疫治疗中,CD47已成为继PD-1/PD-L1之后另一个高度竞争的靶点 [1-2]。此外,CD47与整合素及TSP-1的结合也在细胞迁移和粘附、细胞增殖或凋亡以及血管生成和炎症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CD47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其胞外结构域为受体/配体结合区,胞内结构域负责信号的传导 [3]。本品系是通过基因编辑的方式将小鼠中Cd47基因编码CD47蛋白胞外域的片段进行人源化修饰,获得表达人源CD47蛋白胞外域和小鼠CD47蛋白胞内域的模型。这样,在保证与人源抗体等蛋白药物正常结合的同时,完整保留了小鼠CD47蛋白的胞内部分,维持了正常的胞内信号转导。本模型小鼠能成功表达人源CD47蛋白,可以用作与CD47相关的抑制剂或抗体类药物的研发和筛选、药理药效学和安全性评价、肿瘤免疫疗法评估以及肿瘤免疫逃逸系统的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构建方式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小鼠Cd47基因中编码CD47蛋白胞外域(aa.19~125)的序列替换为人CD47基因编码胞外域(aa.19~127)的序列。
图1. B6-hCD47小鼠基因编辑打靶示意图
研究应用
验证数据
图2. 野生型小鼠和B6-hCD47小鼠外周血、胸腺、脾脏和肺部血细胞(mCD45+)中CD47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使用物种特异性CD47抗体,分别检测了纯合B6-hCD47小鼠和C57BL/6J小鼠中人源和鼠源CD47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纯合B6-hCD47小鼠外周血、胸腺、脾脏和肺部中仅存在人源CD47蛋白的表达,且表达人源CD47蛋白的细胞比例与野生型小鼠体内表达鼠源CD47细胞的比例大致相同。
图3. 不同抗体在最高浓度下(5000ng/ml)与B6-hCD47小鼠红细胞(RBC)的结合。不同CD47抗体与B6-hCD47小鼠的RBC在高浓度下都存在结合,其中B6H12与和抗体2结合水平较高。(数据来自第三方客户,其中抗体1和抗体2均为人CD47抗体,B6H12是一种人源CD47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图4. B6-hCD47小鼠RBC与不同抗体结合的平均荧光强度。数据显示B6-hCD47小鼠RBC与不同来源的人CD47抗体的结合平均荧光强度均随着抗体浓度的增加而上升,而与非CD47抗体(Anti-non CD47)的结合荧光强度始终为0,不存在结合。(数据来自第三方客户,其中抗体1和抗体2均为人CD47抗体)
图5. 不同抗体介导B6-hCD47小鼠RBC发生凝集反应的情况。数据显示抗体1和抗体2在高浓度的情况下可诱导B6-hCD47小鼠RBC出现明显的凝集反应。(数据来自第三方客户,其中抗体1和抗体2均为人CD47抗体,B6H12是一种人源CD47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参考文献
[1] Logtenberg MEW, Scheeren FA, Schumacher TN. The CD47-SIRPα Immune Checkpoint. Immunity. 2020 May 19;52(5):742-752.
[2] Jiang Z, Sun H, Yu J, Tian W, Song Y. Targeting CD47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J Hematol Oncol. 2021 Oct 30;14(1):180.
[3] Barclay AN, Van den Berg TK.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ignal regulatory protein alpha (SIRPα) and CD47: structure, function, and therapeutic target. Annu Rev Immunol. 2014;32:25-50.